今天,我们为您呈现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歌,《茉莉花》。
这首民歌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当时便已在《词脔》集中有所记载。这首歌不仅有多个名称,如《鲜花调》《打花鼓》《节节高》等,还与《双叠翠》存在“异名同曲”的关系。
这支歌曲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还扩展到了国际舞台。
在17到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来自西方的使节引入西方世界后,它成为西方音乐人创作的灵感源泉,甚至融入了西方音乐文化,诞生了众多传世之作,如普契尼的《图兰朵》。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以《茉莉花》为名的歌曲在祖国大江南北都广为传唱。作为一首典型的同宗民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最耳熟能详的《茉莉花》大概有两种曲调。但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茉莉花》在全国各地流传着多达数十种不同的形态。
前面提到了《茉莉花》的“异名同曲”现象,那这数十种不同形态、“异曲同名”的《茉莉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国,《茉莉花》是遍及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四川、山西、陕西、湖北、湖南、上海、福建、广西、青海、江西、广东、宁夏等22个省市和地区的曲调。在这一广泛的流行区域之内,它一方面作为一首民歌而存在,另一方面又被曲艺、戏曲与器乐等多种音乐体裁样式所吸收,发展成为一支曲牌。
《全国<茉莉花>乐谱辑录》中收集了全国各地的63首《茉莉花》乐谱,分为“民歌”“曲艺”“戏曲”“器乐”四个大类,按照采集的地区编排,力图更加完整、全面地记录和展示《茉莉花》这一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
该书由河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赵君副教授编著,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本乐谱辑录收录于丛书“来自田野的声音——中国传统音乐乐谱汇编”。
音乐是特殊的文化产品,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从艺术的角度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观念。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筛选了一批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乐谱与音响资料相对完整的传统音乐品种,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出版的工作,推出丛书“来自田野的声音——中国传统音乐乐谱汇编”,以期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抢救与保护、乐谱音响资料建设方面贡献力量。
这套丛书的10册乐谱辑录与音频资料(包含10张光盘+9张数字音乐专辑)系根据多位学者近年来在扎实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整理而成的,旨在为传统音乐发展史的梳理与研究积累资料,为今人及后人研究传统音乐的承传与变迁问题提供详实、全面的资料。
来自田野的声音——中国传统音乐乐谱汇编
这10册乐谱辑录包括:《河北省白洋淀圈头村音乐会乐谱辑录》《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洞经会乐谱辑录》《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乐谱辑录》《河北十番乐乐谱辑录》《新山西八大套乐谱辑录》《山西省河津市丧葬锣鼓乐谱辑录》《河南省新乡市小咚鼓总谱辑录》《全国<茉莉花>乐谱辑录》《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民歌乐谱辑录》《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小曲戏乐谱辑录》。
丛书覆盖了5项国家级“非遗”——圈头村音乐会、屈家营音乐会、通渭小曲戏、河北东韩村十番古乐与哈萨克族民歌,3项省级“非遗”——承德清音会、新乡市小咚鼓艺术与山西八大套,以及1项自治区级“非遗”——赤峰雅乐,1项遗存乐谱——后部村十番乐乐谱。
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将传统音乐的声音带入您的生活,让您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悠久的音乐传统。
不论您是欣赏音乐的享受者,还是文化传承的践行者,这些乐谱将为您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灵感,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音乐的奇妙世界。
感谢您的关注,也欢迎您留言分享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理解。让我们一起珍惜并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