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作曲家在扩展音乐创造性因素的探索中,将注意力投向调性领域,已成为追求现代观念的特征之一。
其实,多调性技法并非20世纪所创立,追其历史渊源,早在复调音乐鼎盛期与调性音乐成熟期的巴赫时代便已出现。
巴赫不朽的复调技术宝库是无所不包的,而复调又是双调性、多调性形成的基础,所以,这些现象也自然存在其中。只是由于思想观念的历史局限而影响了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与开掘。
《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开放40年学术文萃》(共4卷6册)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时出版的一套文集,展示了中央音乐学院这40年来各位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不仅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文献,而且其中体现出的各个学科丰富的内容、鲜明的学术观点、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一些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方法,对年轻一代的学子在今后的治学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卷》中收录的《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结构》一文的摘录,作者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于苏贤教授。
双调性与多调性对位是指在复调结构中形成对比与模仿的旋律线,分别建立在各自不同的调性基础上向前运动与发展,从而摆脱了统一调性制约的对位原则,扩展与丰富了调性思维与调性内涵。
在多声部复调织体中,几个旋律各唱(奏)各的调而汇聚在一起时的清晰层次感,以及尖锐的音响效果,是作曲家运用这种技法时所要达到的美学目的。
此外,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织体中各个调性自身的构成,以及调性之间的关系更是复杂多样。比如,自然音双调性与多调性、半音化双调性与多调性,以及相同调式的双调性与多调性、不同调式的双调性与多调性等,又构成了多色彩并存的复调音乐效果。
20世纪作曲家对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技术的发展,远没有穷尽,像任何事物一样,它依然在时代的洪流中前进……
自然音双重调性的复调结构中,两个调性的调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相同调式的双调性复调效果单纯易接受,而不同调式的双调性复调结构,则会产生更为鲜明的立体感。
我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作曲家巴托克《44首小提琴二重奏》中第33首《收获之歌》,这是一首精致的复调乐曲,也是一首“双调性”乐曲。
复调织体中的两个旋律层分别建立在不同主音的调性基础上,而调式结构却是相同的,比如都是大调式或小调式,再或者都运用其他丰富多样的调式中的一种(见谱例)。
Violin duets(44 Duos) No.33
主导全曲的双调性是三全音关系的自然小调。
开始5小节中的上声部在a小调上陈述了一个民间音乐风格的主题,这个主题只用了4个音。与之相结合的下声部是在升d小调上,构成了三全音关系的二声部自由卡农段落。
第6—15小节:第一小提琴奏出了一个朗诵体的新旋律音调,这个旋律以D为主音,仍是四声音阶的自然小调;第二小提琴在以升G为主音的自然小调上模仿着上声部,构成了三全音关系的双调性二声部严格卡农。
第16—20小节是第1—5小节的倒影对位:原来的a小调主题,由于自身的倒影变形而成为以E为主音的多利亚调式,并转到了下方声部;原来的下声部升d小调旋律,由于倒影变形而成为以降B为主音的多利亚调式,同时转到了上声部。这样,两个声部依然是三全音关系,以及同调式的降B与E两个主音支持的双调性对位结构。
第21—29小节:是将第6—15小节的卡农以纵横可动对位的原则进行了变化发展,卡农的声部位置转位了,卡农的时间距离由两拍改为一拍;而调性则是开始段的再现,即a小调与降e小调(升d的等音调),仍然保持三全音关系的同调式双调性二部对位。
最后4小节尾声统一在降e小调中。除去这最后4小节,整个音乐在纵向结合中,三全音的尖锐音响有意在段落停顿处加以突出,以显示音乐运动的目的是要到达两个调性主音指示的双向终点。
最后4小节的结尾,既是音乐材料的再现,又使音乐在经过双调性的紧张度之后,得以谐和统一。这最后的一笔显示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上面乐曲的分析,我们已经观察到,巴托克对双调性的处理是极其严谨、细致的,音乐的发展层次及运动方向也十分清晰明确。
而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巴托克将两个各自分属于不同调性的四声音阶自然音调式旋律,运用复调技巧使其联结成一首包含所有12个半音的完整复调乐曲。这首双调性乐曲既融合了民间音乐风格,又显示了鲜明的现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