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胡演奏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如能运用类似生活动作的联想,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运弓时右臂的动作类似于伸手从右边的茶几上拿回茶杯;
快弓时右臂的动作类似于扇扇子;
向高把位换把时左臂的动作类似于拉动拉线开关;
揉弦时左手的动作类似于模仿小鸡啄米,等等。
但演奏动作中的类动感,大多是生活动作的模拟;而乐感中的类动感是通过联想,将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和动作的感觉浮现于意念之中,使音乐具有一种特定的神态。
单就发音来说,就有“抽、托、流、砍、爆;提、甩、抻、推、包”等多种形式。
抽,即音头的演奏要有“细心地从茧上轻轻地抽出一根蚕丝”时的类动感。
托,即声音发出后要有“双手将贡品托起”的类动感。
流,即音乐要有“溪水从心中流淌而出”的感觉。
砍,即发音时右手运弓有“持刀砍树”的类动感。
爆,即在发音前积聚一定的力量,于发音的瞬间爆发出来,以奏出结实、饱满的强音头。演奏时有“将一个塑料袋吹涨了气,用手使劲一拍,发出‘啪’的一声”的类动感。
提,即在发音时有“将一物轻轻提起”的类动感。
甩,即在发音时有“将手中物件用力向外甩出”的类动感。
抻,即在发音时有“抻面”或“用力拉开弹簧拉力器”时的类动感。
推,即在发音时有“双手将声音推向远处”的类动感。
包,即在发音时有“用气将声音包起来,使之表面不发毛”的类动感,这样,声音就会非常圆润、光滑。
二胡演奏时的类动感觉不止以上所述的这几种,应该说,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动作都可以作为类动感运用到二胡演奏中去,这样就大大地拓宽了二胡音乐的表现力。
镜头,本是电影、电视剧、摄影等视觉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的景别;又有淡出、淡入、切出、切入、叠换、闪回等各种镜头的蒙太奇;还有摇、拉、推等许多手法;以及平、俯、昂等多种角度,可以说是变化无穷,丰富之极。
在二胡演奏中,也常借鉴这些镜头的感觉,使乐曲具有像电影一样的表现能力。
在镜头感的运用上,除了在意念中产生具体镜头画面的形式外,镜头蒙太奇手法的借鉴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如:
淡出,表现为音乐渐慢渐弱,最后以渐渐消失的形式来结束这一段落。
淡入,表现为音乐弱起,淡淡地进入旋律的进行之中。
切出,表现为尾音硬收,音乐戛然而止,如同镜头突然切出一般。
切入,表现为音乐非常肯定地进入,第一个音通常带有音头。
叠换,表现为两个段落为叠置结构,即前一段落的尾音就是后一段落的起音,如同两个镜头叠换的感觉。
闪回,表现为两个不同性格的乐句交替进行,如同镜头A镜头B—闪回镜头A—又闪回镜头B。
如此等等,这种借鉴还可以举出不少的例子,大家不妨留意一下电影和电视剧中镜头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将它们联想到二胡的演奏之中,将会收到很好的演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