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讲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乐讲谈 > 正文

乐讲谈|一位青年作曲家对当代音乐创作的思考(下)

发布日期:2023-09-07   浏览:

史付红老师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开始思考“怎样基于自己对东西方两种音乐和文化的了解与研究,融合其精华特点创作新品种的乐曲”,并开始进行多方面和多层面的尝试与探索。

那么她进行了什么样的尝试与探索呢?


《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开放40年学术文萃》(共4卷6册)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时出版的一套文集,展示了中央音乐学院这40年来各位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不仅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文献,而且其中体现出的各个学科丰富的内容、鲜明的学术观点、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一些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方法,对年轻一代的学子在今后的治学中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音乐评论卷》中收录的《静待春天——漫谈当代音乐创作的挑战与未来》一文的节选,作者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史付红副教授。

           
 


















微店购书二维码

图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年来,在音乐创作方面,除了把中国乐器的演奏技术和音色移植到西方乐器上,我在创作中更加注重和发展中国音乐的内核特征,用更加逻辑化和科学性的方法来组织并发展音乐材料。

除了致力于发展中国音乐的内核特征外,我还尝试通过分析东方与西方音乐中具有相同和相异性质的素材,进而融合创造出崭新的音乐语言材料来创作音乐。

例如:为打击乐和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创作的协奏曲《对话》(2000/2005)、为三位侗族大歌演唱者和中西混合室内乐队而创作的《归去来兮》(2011),还有为中西混合室内乐队创作的《距离》(2013)。

随着对西方现代音乐,特别是西方20世纪和当代音乐作品与理论的深入研究,我越来越意识到中国音乐美学和哲学对于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之一《易经》,我总结出了一套作曲理论方法。六重奏《散射》(2005)、室内乐队作品《炫彩》(2007)和管弦乐队作品《同心圆》(2009)都是基于这个理念创作的。

除了融合西方音乐技术、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哲学精华这些特点外,我也在融合中国民间音乐特点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室内乐队作品《无时间的大气》(2006)采用了西藏民歌的基本素材,运用了西藏民歌旋律的骨架构成特点来陈述音乐。在该作品中,我还大量运用了中国音乐中的支声复调技术,以及从五声调式音阶中衍生出的无调性音列作为基本材料等作曲技术手段。《颜色幻想》(2008)和《时间之迹》(2008)都是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创作的乐曲。这两部作品更加强调钢琴与打击乐之间的音色和音响的呼应关系,并且侧重于开发民间音乐中诙谐逗乐的音乐气质与趣味,等等。


END